2018年12月16日,唐山市实习党支部前往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镇沙石峪村开展党日活动,参加人员河北师范大学薛立杰老师,唐山市遵化一中六名顶岗实习学生。本次党日活动诣在让学生们了解沙石峪村的发展历程,以及沙石峪红色基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这次活动使得我支部成员深刻体会到,中国是在党的领导下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来换来今天的幸福与安康的。
“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这句话说出了沙石峪人民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奋斗历程,因此沙石峪人民被誉为当代的活愚公。根据讲解员的讲解,我们得知沙石峪是全国文明的当代“活愚公”村,在第一代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让沙石峪从一个贫苦落后的小山村,开始有了新的发展。
在沙石峪除了有这种“活愚公”精神激励着当代人艰苦奋斗,还有很多处红色遗迹遗址,如大口井,记载着沙石峪人们如何克服艰苦的土壤以及复杂地质结构的困难挖出井水解决沙石峪人们的吃水问题。愚公洞,记载着当地27名淳朴人民用铁锨、大锤、钢钎、扁担等简单的工具,挖凿隧道为人们的交通提供便利。开山造田记载了当地人们如何克服漫山遍野大石头的艰苦环境,开凿山地,使贫瘠的土地成为能够种植庄稼的良田。中阿友谊树,是当年周总理和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亲手栽植的,如今这棵树已经从一棵小树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些红色遗迹遗址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沙石峪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和发展成果,给人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周恩来总理曾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两次陪同阿尔巴尼亚贵宾乘直升飞机抵达沙石峪视察,基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支持和帮助了很多国际上的友人,其中阿尔巴尼亚国家领导在视察完沙石峪村的发展历程之后,阿尔巴尼亚人民学到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他们努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促进本国的发展。
现在沙石峪人不忘当年艰难创业史,不忘国家对沙石峪的支持与帮助,探讨改革之路,将葡萄栽植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创建了很多采摘园,供游客们旅游观光享受美好的田园生活。这一项改革帮助全村人增加了收入,也让沙石峪被大家所熟知。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沙石峪以张贵顺为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领导班子,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去了解学习,沙石峪因为各界领导班子的无私奉献,带领着全村的人民艰苦奋斗,继往开来,把沙石峪村创建的越来越好,让沙石峪精神被大家所熟知。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这个精神。
第27期迁安遵化玉田分队 遵化一中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