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汇华学院教师,担任河北师范大学第40期实习支教宁晋新河南宫分队驻县教师,邢台区域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
实习开始前,李亮经过征集同学们的方案,把分队命名为“筑梦邢北”分队,寓意与同学们一起用奋斗把梦想浇筑在邢襄之北(邢台称为邢襄大地,宁晋、新河、南宫三县市位于邢台市北部)。
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熟悉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组织实习生党员开展“感触红色邢襄”系列党日活动,足迹遍布邢台市信都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襄都区邢台解放纪念碑、任泽区冀南革命纪念馆、隆尧县邢台地震纪念碑、新河县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威县义和团纪念馆、南宫市冀南烈士陵园等地,带领同学们感触邢襄大地红色记忆。组织实习期间师大有关学院新发展的团员上好“入团第一课”,开展入团宣誓。他及时将重要时政新闻、教育热点问题推送给同学们学习,在全国两会、五四青年节、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等重要的时间节点,适时组织同学们进行学习研讨。
李亮在驻县管理中积极落实“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指导三县市的实习生熟悉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团日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实习开始前,指导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角度解析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3月20日春分,指导地理实习生带领中学生观察日出、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4月中旬,河北大部遭遇狂风天气,狂风过后,风等流体的物理性质和运动规律、高层建筑阻尼器工作原理和受力分析、风的气象学成因和对天气的影响等等,都成为了分队物理、地理学科实习生课堂的生动素材;4月中旬,围绕宁晋县划入石家庄都市圈,组织宁晋县有关实习生带领中小学生进行学习;4月15日组织部分实习生利用实习学校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开展专题学习;5月12日防灾减灾日组织地理实习生给中学生讲述地震成因,组织所有实习生熟悉周边消防器材的位置并学习使用方法;5月18日博物馆日组织实习生分享参观各地博物馆的心得。
李亮在驻县工作中积极关心实习生的生活,利用自己曾负责过学校后勤工作的优势,先后为四所学校的实习生改造洗浴设施或排除设备故障。分队中为实习生设置了厨房的5所实习学校均留下了李亮与同学们一起包饺子、包粽子、炒菜的身影。一学期以来,他先后12次为各学校的实习生过生日,为大家准备生日蛋糕,让大家感受团队的温暖。3月31日,正值新疆的传统节日肉孜节,李亮组织宁晋县三名新疆籍实习生共庆节日,让同学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5月份,在宁晋实习的一名江西籍实习生需要做手部手术,家人无法赶到河北,李亮与另外一名实习生一起赶赴石家庄的医院陪同该同学做完手术。课余时间,李亮还经常带领同学们开展体育锻炼,与同学们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
李亮克服家庭困难高质量完成驻县工作,其爱人在距离石家庄市区50多公里的县城工作,上幼儿园的孩子主要靠李亮的母亲照顾。5月上旬,李亮父亲因病住院,历经两次转院共计40多天,母亲需要在医院陪护无法顾及孩子。李亮和爱人商量后将孩子由石家庄市区的幼儿园转至县里的一所幼儿园学习。父亲住院期间,他仅在做重要检查时赶回石家庄协助母亲处理,检查完成后便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没有因此耽误驻县工作。6月18日下午,其父亲尚未出院,孩子却因肺炎也需要住院,而此前已经跟41期驻县教师和三县市教育局、各学校负责人联系好第二天的踩点及工作对接事宜。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他在18日下班后开车100多公里到县里接上爱人和孩子,又赶到石家庄的医院给孩子办理住院手续,忙完已经是19日凌晨1点多,休息几个小时后,他在19日早晨7点多准时抵达宁晋与41期驻县教师汇合,按原计划开始当天的踩点工作。
回顾130多天的驻县工作,李亮心中充满了太多的回忆。他说,让自己欣慰的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自己与95名同学一起创造了太多的精彩,一起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没有辜负“筑梦邢北”的团队名称,大家一起用奋斗把梦想浇筑在美丽的邢襄之北。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
河北师范大学(行政楼B-123)
联系电话:(0311)80789510
投稿邮箱:dinggangtoug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