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支教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场青春的奔赴与责任的担当。面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正定九中的同学们利用暑假时间,从教学技能、体能训练、文化积淀等多个方面积极准备,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新挑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有备而来”的教育态度,也为自己的教育梦想写下温暖的序章。
王若楠:厨房里的“教学预演”
对王若楠来说,厨房不仅是烹饪的场所,更是她教学思维的演练场。她在烟火气中悟教学的真谛——耐心、观察与专注。此外,她还利用假期逐字研读七年级英语单词,标注发音难点、甚至构思课堂游戏,为开学第一课做足准备。
葛天宇:阅读课的细致设计
葛天宇专注于七年级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他仔细研读教材并标注核心词汇与语法点。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他在PPT中插入了简单插画和趣味问答环节。通过反复试讲,他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并在课件中补充提示内容,力求让课堂既知识丰富又生动有趣。
张梁缘:系统化提升 教学能力
张梁缘则把暑假视为“筑基”的关键期并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录制试讲视频,通过回放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表现。同时,她积极备考教师资格考试,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唐冉冉:体能锻炼铸就讲台韧性
唐冉冉深知支教工作对体能的考验,她把体育锻炼当作“必修课”。周末她常与朋友打羽毛球,在跳跃扣杀和灵活救球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更磨炼了意志。她希望把这份活力与韧劲带入课堂,感染每一位学生。
付子勋:家教实践中的教学初体验
付子勋通过家教工作提前进入“教师”角色。他见证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如何讲解更清晰、如何互动更有效、如何给予学生更好的陪伴与鼓励。
于雨彤:南京之行与教育使命的共鸣
于雨彤在暑假走访南京夫子庙,感受千年文脉与市井烟火的交融。暖黄灯火中的飞檐翘角、秦淮画舫的桨声灯影、老字号的吆喝与评弹弦音,让她在历史文化中深切体会到教育的传承意义。
这个暑假,正定九中的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为实习支教做着准备。他们用行动证明:教育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场需要用心、用情、用力的奔赴。愿他们带着假期的积累与沉淀,在未来的讲台上绽放光彩,与孩子们共同书写成长的篇章。
第41期行正新藁冀中星火联队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
河北师范大学(行政楼B-123)
联系电话:(0311)80789510
投稿邮箱:dinggangtoug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