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实践 教学竞技

试讲速览:多学科齐展,启教学新篇

 这个星期,一场充满活力的支教教师试讲活动如期举行。支教老师们站上三尺讲台,用专业诠释学科魅力,用热情传递知识温度,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堂。

试讲风采:学科特色尽显,课堂活力满格

 本次试讲活动涵盖英语、化学、语文、地理、生物五个学科,老师们各展所长,打造出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的课堂,让知识在互动与探索中自然流淌。

英语课:紧扣文本,落实核心素养

蒋芸萱老师为 24-4 班带来高一英语阅读课,内容选自必修一Unit1《Reading and Thinking》。

课堂以 “初入高中的感受” 为切入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讨论与思考中理解文章内涵。整堂课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其语言表达与思维逻辑,让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而是沉浸式的语言体验。

化学课:实验赋能,探索科学奥秘

李晓晴老师以 “化学反应速率” 为主题,创新采用 “实验 + 提问 + 小组合作” 的教学形式。

她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让 “化学” 走出课本——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感受反应的变化;借助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分享探索成果。原本抽象的化学方程式,变成了可触摸、可感知的科学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解锁化学的独特魅力。

语文课:以情入文,浸润人文情怀

杜冰琦老师为 24-7 班讲授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她没有停留在词句翻译的表层,而是带领学生 “从词句走入词心”: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朗诵,还原苏轼对亡妻的深情;结合历史背景解析,让学生理解豪放词风下的细腻情感。课堂上,古诗文不再是枯燥的背诵内容,而是承载着文人情怀的文化载体,深厚的文学底蕴与充沛的情感,让人文之光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地理课:地图为媒,培养综合思维

陈育莹老师的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一课,巧妙将地图与案例结合。

她以清晰的地图为工具,直观展示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分布与联系;再结合现实案例,如某地区水体补给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水体间的相互作用。整堂课逻辑清晰,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更培养了其读图分析、综合思考的学科能力,让地理学习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

生物课:情境引导,探索生命奥秘

刘晓冉老师围绕 “细胞生活的环境” 展开教学,以 “细胞如何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为核心问题,搭建起课堂的逻辑框架。

她通过示意图拆解细胞内外环境的组成,用模拟动画演示物质交换的过程,再结合生活实例(如人体血细胞的生存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生动的呈现方式不仅降低了知识的理解难度,更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探索兴趣,让课堂充满互动与思考的活力。

第41期实习支教元赵赞大队 

  • 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
  • 实习师生关切(钉钉扫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


河北师范大学(行政楼B-123)


联系电话:(0311)80789510


投稿邮箱:dinggangtoug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