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临时党团支部、全体实习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涵养师范生高尚师德师风,特举办实习支教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党团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实习支教文化氛围,推动师范生师德践行能力实现“明德惟馨—春风化雨—弘道润心”进阶培养,激励广大实习生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崇高志向扎根基层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为未来投身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主题及时间安排
活动主题: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活动时间集中在2025年9月29日—10月31日,并贯穿整个实习过程。
三、活动内容
(一)深化理论学习,明确教师发展方向
1. 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
组织师范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以及教育家精神等核心论述,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考察学校、教师节重要讲话等重要场合的讲话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特别是开展“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专题学习,将回信精神结合教育家精神开展专题研讨,强化“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激励师范生以黄大年、张桂梅等人民教育家为榜样,厚植教育情怀,增强职业认同,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 认真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守则
组织师范生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通过讨论与交流,引导其自觉提升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规范从教行为,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促进角色转换,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实习生应全面践行教师职业规范,在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办公环境维护及师生沟通等各维度展现专业素养,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职业语言体系、得体的着装规范和整洁的办公环境,塑造“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形象。同时,要引导实习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将实习视为专业成长的宝贵契机,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项任务,遇到问题虚心求教,参与教研积极主动,在听课观摩中积累经验,在备课磨课中锤炼技能,逐步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顺利转型。
(三)创新活动形式,强化教师职业责任感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1.组织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推出的纪录片《教育家精神》,深入学习教育家精神。
2.学习国家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等先进事迹,以及校友、优秀特岗教师的典型事迹,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3. 深入挖掘身边教师的优秀个人和团队事迹,通过师德专题报告、交流座谈会、主题推送等形式讲好师德故事,发挥身边人的感染与教育作用。
4.组织观看《黄大年》《此生有约》《芳草满天涯》等教师题材影视作品,引导师范生从感动到行动,争做“四有”好老师。
5.邀请名师开展教师素养提升讲座,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6.开展“做一次家访”“访一位名师”等主题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教育一线情况。
7.举办主题研讨会和演讲比赛,鼓励师范生积极发言、交流心得。
8.广泛征集师范生在实习期间的真实教育故事和案例,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铸造高尚师魂。
结合具体的活动形式,组织引导实习生开展“师德三问”大讨论,即“为什么从教、如何爱生、怎样治学”。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分队要高度重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广泛动员,结合各实习分队实际,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二)认真总结,及时宣传
各分队要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包括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取得成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展示,积极营造师德建设良好氛围。活动结束后请各分队将师德师风建设月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三)按时留痕,记录成长
请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通过“智慧实习”小程序记录活动内容,上传高质量照片和视频,以便后期汇总统计。
联系人:张宇
联系电话:80789510
顶岗支教指导中心
2025年9月29日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
河北师范大学(行政楼B-123)
联系电话:(0311)80789510
投稿邮箱:dinggangtoug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