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学科实践基础,提升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阜平中学实习教师近期先后走进生物、物理、化学三大理科实验课堂,分别聆听刘彦慧、王凯、刘玉芬三位优秀教师的实验示范课,通过沉浸式学习真核生物细胞模型制作、玻璃砖折射率测定、粗盐杂质去除等实验教学流程,为后续独立开展实验教学积累宝贵经验。
生物课堂巧构细胞模型 解构微观世界
在刘彦慧老师的生物实验课上,“真核生物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制作”成为课堂核心任务,实习教师们以学习者与观察者双重身份全程参与。课堂伊始,刘老师清晰讲解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的形态特征与功能关联,随后明确微观结构的科学还原。
实验操作环节,刘老师巡回指导学生小组协作,实习教师们认真记录课堂节奏把控细节,实现“做中学、讲中悟”的教学目标。
课后,实习教师们表示,这堂实验课让他们掌握了将抽象微观知识转化为直观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为后续设计细胞结构相关实验课提供了清晰范式。
物理课堂精测折射率 严谨探究光学规律
王凯老师主讲的“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物理实验课,为实习教师呈现了一堂规范的理科实验教学范例。课堂上,王凯老师引导学生推导折射率计算公式,随后详细拆解实验步骤:从画玻璃砖轮廓线、确定入射点,到插大头针标记光路、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强调要注重科学原则。
实验过程中,王凯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实习教师们全程记录实验器材使用规范、误差分析方法及课堂互动设计,以及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实验原理。
课后交流中,实习教师们坦言,这堂实验课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步骤规范”与“思维引导”的双重重要性,为后续设计光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实践参考。
化学课堂善用沉淀法 高效净化粗盐样品
刘玉芬老师的“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化学实验课,聚焦“实验原理应用与操作安全性”,设计出“溶解—沉淀—过滤—洗涤—蒸发结晶”的完整实验探究流程,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动手进行实验,在动手操作中突破粗盐提纯这一实验的重难点,得出相应的结论,掌握除杂问题的关键,为实习教师展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严谨逻辑与实践价值。
实验操作环节,实习教师们认真记录实验流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刘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操作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课后,实习教师们表示,这堂化学实验课让他们掌握了“原理讲解—操作示范—问题反馈”的实验教学流程,尤其对如何在实验课中渗透安全意识与科学思维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结语
此次系列实验课观摩,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学习,更是一场深刻的学科实践启蒙。它为阜平中学的实习教师指明了理科教学的核心方向——以扎实的实验教学筑牢科学教育的根基。
实习教师们从课堂观察者,正逐步成长为县中理科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学习的不仅是可复用的教学经验,更是一份“以实践赋能课堂、以专业振兴县中”的信念与担当。展望未来,这支充满朝气的青年教师队伍,必将把此次所学转化为课堂实效,通过一堂堂精彩的实验课,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育科学思维,为阜平中学的理科教育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为县中的振兴发展贡献坚实的教育支撑。
第41期顶岗实习薪火太行队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
河北师范大学(行政楼B-123)
联系电话:(0311)80789510
投稿邮箱:dinggangtoug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