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自主发展 反思提升

晨光泼墨书声朗,政理耕云少年强;

星月缀章备课忙,青春筑梦家国长。

九月的行唐县第二中学的校园里,国旗与少年们的红领巾一同在风中舒展。一个月前,我攥着《道德与法治》教案走进初二(7)班教室,尚是拘谨的“理论摆渡人”;而今,站在“青春期”与“家国情”交织的课堂里,我渐渐懂得:初二政治课,是帮少年拨开迷雾见星河,是在他们心中种下理性与温情的种子。

腐儒训诂声弥高

实相解惑道始尊

 首周讲授“网络生活新空间”,我列举“网络诈骗案例”“沉迷游戏危害”,却见学生低头摆弄手机,或窃笑或走神。直到某日,讲至“网络谣言传播”时,后排男生突然举手:“老师,上周我们班群转的‘本地中考取消’是假消息,我爸妈差点信!”全班瞬间沸腾,我趁势追问:“如果是你,会怎么辟谣?”他们七嘴八舌:“发官方链接!”“@班主任!”“截图举报!”那一刻,我恍然:初二学生的政治课,不能是“高空说教”,而要成为他们解决现实困惑的“工具箱”。

于是,我调整策略:

  • 教“遵守社会规则”时,播放“重庆万州公交坠江”视频,让学生分组撰写“乘客行为评价书”,并模拟“如果我是司机/乘客,我会……”;
  • 讲“国家利益至上”,结合“华为突破芯片封锁”新闻,组织“科技强国辩论赛”,辩题为“个人兴趣VS国家需求,如何选择?”;
  • 遇“青春期矛盾心理”难点,便让学生匿名写下“最烦爸妈的一句话”,再随机分发讨论:“这句话背后,父母可能想表达什么?”

一个月后,班长在周记里写道:“政治课像面镜子,照见我们心里的毛线团,再一根根理出头绪。”我才真正明白:好的教育不是填鸭,而是帮学生把生活碎片拼成完整的地图。

昼间掠影如蜻蜓点水

深夜深耕似老衲补衲

月华如水,我伏案梳理“服务社会”单元的逻辑链: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到“责任来源”,从“传统美德”到“法治要求”,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知识点串成“知识项链”。某夜,灵感忽至:何不将“校园保洁员的工作日志”作为教学素材?次日清晨,我悄悄记录下保洁员擦拭黑板时的专注、收拾餐盘时的弯腰角度,将这些细节融入教案,学生感慨:“原来‘服务’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动作里。”

深夜的电脑屏幕泛着蓝光,我追踪着“AI绘画是否算艺术”的争议,整理美术生、程序员、艺术评论家的观点,设计出《AI时代下的创作伦理报告》任务。当学生在讨论中从“技术恐惧”转向“规则共建”,我明白:备课的深度,取决于对社会观察的敏锐度。

深夜备课的馈赠:当教案从“知识清单”变为“思维地图”,课堂便有了灵魂。后来批改作业,看到学生在“服务社会”案例分析中写:“以前觉得‘奉献’是口号,现在才懂,它可以是给保洁阿姨递的一张纸巾、为社区老人写的一封手写信。”我方知:每一盏深夜的灯,都在为少年的成长铺路。

褪师道严威之高阁

筑教学相长之雁行

 一个平常的下午,7班的小珺突然拿着一副对联和一封手写信来到我的面前,他面露紧张又有些激动地对我说“谢谢老师这些天对我的培养和照顾,老师您对我们所有同学都给予耐心和信心,谢谢您,我给您写了一副对联,还有一封手写信 希望您收下”。那一刻,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报,真正体验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真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苏。更何况一个初二的小男孩,如果问那一瞬间谁是这个世界上富有的人,那我觉得一定是我,那种感激与信任是无价的。 

认真的笔迹和真诚的行动,让我突然读懂教育的意义:它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师生共同编织的网——老师撒下知识的星子,学生用成长的微光将其点亮,最终汇成照亮彼此的银河。

一晌耕耘苗初秀,千日滋养树将茂;

政理为舟载远志,师心作楫渡清流。

行唐二中的银杏该黄了吧?那些飘落的叶子,每一片都写着我的答案:初二政治课,不是冰冷的理论灌输,而是用生活解构理论,用共情唤醒责任。当学生开始用“权利义务”分析家长会,用“集体主义”调解朋友矛盾,我知道——这片土地上,正有一群少年,用政治的眼光打量世界,也用世界的温度反哺政治。

第41期行正新藁冀中星火联队 行唐二中实习教师郝鑫烁

  • 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
  • 实习师生关切(钉钉扫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


河北师范大学(行政楼B-123)


联系电话:(0311)80789510


投稿邮箱:dinggangtoug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