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实践 教研天地

教研路上,每一堂课都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缩影。近期河北师范大学巡回指导专家周淑萍教授和驻县指导老师杨雪芬一同莅临雄县第三高级中学,与教导主任董雅蒙及学科教研组诸多教师联合参与听评课活动。分别在 “思想深度” 与 “艺术感知” 中碰撞出精彩火花 —— 政治课上,围绕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核心议题,学生在小组探究中串联知识、明理悟道;音乐课上,从《春天的芭蕾》的节奏感知到 2/4 拍、3/4 拍等的实践体验,学生在 “听、做、创” 中触摸节拍的奥秘。

两位授课老师(政治学科与音乐学科)课后认真复盘,梳理了课堂的亮点与待优化之处。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呈现两堂课的教学总结与反思,一起走进 “以生为本” 的课堂探索,见证教学路上的思考与成长。

走进政治课堂

韩睿老师以“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总议题,拆解为三大分议题推进。课堂全程以小组探究为核心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全书知识,逐步得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各国发展多样性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论。课程紧扣教学目标,既巩固了必修一核心知识点,又让学生通过自主研讨深化认知,达成“以探促学、以学明理”的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优势在于分议题设计贴合学生认知逻辑,小组活动有效调动了参与热情,能串联全书知识形成体系。不足则是小组研讨时,部分小组聚焦“中国复兴之路”的深度不足,依赖教师引导;且时间分配稍显紧张,结尾总结环节未能充分倾听更多学生观点。课后作业任务应更明晰、设置范例,引导同学作答。后续将优化小组任务分工,提前明确研讨方向,预留充足分享时间,让探究更扎实、更高效。

走进音乐课堂

刘欣月老师以“节拍”为核心,按照“感知-认知-实践-升华”的教学逻辑展开。课程以两首节奏鲜明的乐曲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自然衔接已学知识。通过乐谱实例,系统讲解了节拍、拍子、小节等基础概念。教学重点聚焦三种常用节拍,引导学生掌握其强弱规律后,通过设计对应的肢体律动,在经典曲目的聆听中深化理解。实践环节组织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析曲谱节拍并创编肢体动作,促进知识迁移运用。课程最后通过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深化“节拍是音乐情感表达重要载体”的核心认知,完成从技能掌握到审美理解的升华。

本次授课结束后,周老师从更宏观的课堂整体体验视角出发,为我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反馈。她围绕课堂流畅度、学生参与感及知识传递有效性三大核心维度,帮我精准梳理出需重点精进的三个方向:一是教学语言需进一步精炼与专业化,同时需克服课堂紧张情绪,以更从容的教态营造松弛的课堂氛围,避免因自身状态打乱学生的听课节奏、削弱参与积极性;二是实践环节需精简冗余内容,后续可融入钢琴伴奏、演唱互动等多元艺术形式,让知识点脱离机械练习的局限,在更高维度的审美体验中实现自然内化;三是对学生的评价需强化针对性,既要具体肯定学生的创意表达与思考亮点,也要针对不足给出清晰且具建设性的改进建议,真正达成 “以评促学” 的教学目标。

导评聚力磨教技

  评课环节的深度交流,更似一场 “精准把脉” 的教学赋能 —— 指导专家周淑萍教授与助县教师杨雪芬,并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优劣评判,而是从教学设计、资源衔接、知识构建到能力培养、教学规范等十大核心维度,为两位实习教师量身定制了 “成长指南”。这份指导既具宏观视野,又藏细节温度:大到新课标理念在导入环节的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环节的融合,小到教学语言的专业度提升、板书与课件的逻辑呼应,甚至分层练习的设计、实物教学的运用,每一条建议都精准对接教学实践中的 “关键点” 与 “提升点”。

对于政治课而言,“紧扣重难点、优化知识衔接” 的建议,恰好为后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议题探究提供了清晰路径;而 “强化专业术语、创新评价方式” 的指引,也为音乐课精进节拍教学、深化学生艺术感知指明了方向。两位实习教师在聆听中频频颔首,不仅明晰了当下课堂的优化方向,更触摸到了 “从合格到优秀” 的教学进阶逻辑。

 这份指导,早已超越 “评课” 本身 —— 它是资深教育者对青年教师的热忱托举,是教研智慧的薪火传递,更让我们看到:教学的精进从非孤立探索,而是在专业引领下,于每一个教学细节中打磨、在每一次反思优化中前行。未来,我们也将带着这份宝贵指引,持续深耕课堂,让每一堂课都在专业赋能中焕发更鲜活的育人力量。

 第41期实习支教冀新逐光分队 

  • 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
  • 实习师生关切(钉钉扫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


河北师范大学(行政楼B-123)


联系电话:(0311)80789510


投稿邮箱:dinggangtougao@163.com